精心打造“微平台”,服务学生学习生活
教务处主持研发了“中国海洋大学移动教务客户端”,实现了教学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从桌面到掌心的拓展。学生可以利用该客户端平台进行个人信息维护、日常学习计划查询(上课时间、上课地点、任课教师、考试计划等)、专业培养方案查询、选课结果查询、学期课程表查询、考试安排信息查询、综合成绩查询、公共教室使用情况查询、教务动态通知查询等。教务处还从软、硬件方面同时入手,着力优化算法,调整数据库结构,添置2台高性能应用服务器,多站点架构服务平台,合理分布压力比例,将移动教务客户端软件配置于专用服务器上。经过优化处理后发布的新版教务综合信息集成服务平台运行流畅、稳定,该配置在刚刚结束的2014年春季学期选课过程中得到了考验,整个选课过程平稳、顺利,系统在线人数达到2000人时网页刷新速度基本保持流畅。
后勤集团通过“一站式后勤综合服务平台”,对师生网上报修、投诉等项目进行及时处理,并在“数字后勤服务大厅”网站前台将整改结果进行动态显示,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和维修工作效率。后勤集团还在“数字后勤服务大厅”网站平台开通了“学权委”用户专用通道,并与校学生会学生权益委员会协商建立了相关的联动机制。2013年,数字后勤平台共接收服务申报8000余项,接听来电、录音1万余个。通过按单位分阶段对项目进行整改,并及时将反馈信息在平台发布。目前,平台回访满意率达98%,其中非常满意率达54%。
学生工作处、武装部党支部开通了“0532-66786000”热线电话、设置公共邮箱oucxsc315@163.com、设置意见箱、在“海之子”BBS开辟“学生工作在线”,面向全校师生征求意见建议。学生工作处还完善和强化了联系班级制度,为支部每个成员联系一个班级,深入学生班级,走近学生,加强部门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工作更加贴近学生。学生工作处指导院系设置55个“学业警示学生帮扶”岗位和440个“助学公益岗”,组织受到大额奖助学金资助的学生与全校852名受学业警示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开展结对帮扶工作,这一举措受到院系师生的欢迎和好评。
化学化工学院努力创造机会增加新生与老师的交流,同时更新学院网站教师信息,方便学生查询。学院还建立了学生就业网络交流平台,及时发布就业信息,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并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学院从经费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对举办研究生学术讲座的支持力度,积极建立专业实习基地,结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和社会需求,及时修订和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学院海洋化学创新引智基地今后将适当资助参与本项目的青年教师及学生参加一些重大的国际会议。
着力优化“微环境”,服务教师工作教学
为预防和有效降低现金周转风险,财务处积极开发无现金报账系统,统一规范、制作了新版的各类报账凭证,全面运行无现金报账业务,减少了报账环节,缩短了等候时间。这项措施使现金支付总量大幅下降,较2012年减少了45%。财务处在崂山校区核算部报账大厅办理等待区域放置饮水机,在走廊配备等候座椅,安装日光灯;在财务处办公区设置意见箱,广泛征求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等,“报账难”问题得到初步缓解。2013年共办理各种会计核算业务约30.5万笔,比2012年增长7%;银行转账业务总量比2012年增长了26%;财务人员与银行对账的业务量达到了2012年的7倍;每月劳务费的申报、发放业务量也比2012年翻了一番多。
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负责全校绝大部分仪器设备采购合同的签订工作,为保障学校和用户老师的利益,同时方便老师查询仪器设备的购置过程,2013年8月起,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着手建立仪器设备购置电子档案。电子档案涵盖了学校自2010年起统一购置的仪器设备的合同1500余份、中标结果通知书600余份,同时涵盖每件仪器设备的购置进展。方便用户老师和相关部门及时了解仪器设备的购置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针对网上入库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不断对系统进行改进与完善。现已着手开展仪器设备网上入库系统的全面升级工作,广大教职工在办理仪器设备网上登记入库时将更加便利、快捷、规范和准确。
海洋环境学院进一步加强了信息通报工作,通过邮件形式,对学院、实验室各类工作进行随时通报和定期简报。学院还选聘专门的教室管理员,高效、充分地利用学院现有资源,积极建设专门供教师交流沟通的场所,设立了学院茶歇室,供教师开展学术沙龙活动;定期开放教工活动室,供教师活动交流。在学院教室里,张贴海洋和气象领域名人的画像和事迹介绍,让师生更好地了解海洋和气象科学的光辉历程,激发他们工作、学习的兴趣。学院还设立了长期意见征集信箱和意见征集电子邮箱,对于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受理,及时处理与反馈。
教务处、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在每个办公室门口设置去向告知牌。去向状态按事由划分为“在岗、开会、出差、调研、请假”五种。“去向告知牌”配合部门设置的“工作机构索引”(该索引包括工作指南、电话、邮箱等),既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个性化服务,又能进一步推进机构的阳光化管理。教务处还建立了“院系联系人”制度,深入院系、多渠道收集整理并及时反馈院系师生意见建议、传达学校本科教学管理理念、汇报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进展、解读学校本科教学管理相关制度等。此外,教务处还充分调研了各类监考教师的实际需求,按大多数老师的意见,自2013年秋季学期开始将每位监考教师的监考时间尽量集中处理,每位教师的监考任务被集中安排在3-5天时间,每天的监考场次数相应增多,受到了教师的好评。
积极建立“微机制”,提升工作协同效率
科技处在部门网站上设置了科研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是为各院(系)、教师提供科研业务办理与信息资源提供的综合服务平台。该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有效实现了基于web的科研管理工作的网络办公,解决了三校区办学架构下异地办公问题,既规范管理流程又大幅压缩老师校区间的时间成本,提高了老师的科研效率。通过项目、成果、专利,财务到款查询、人事基本信息的关联交互,实现科技业务管理服务的一站式,有效提升了工作协同效率,大大地方便了老师办理有关业务。同时,科技处对外强化与行业、企业及社会各类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合作洽谈,主动与青岛市技术交易市场接洽,结合青岛市技术交易市场“一网一厅”建设,报送学校相关开发项目的推介材料,并做好后续跟踪,根据市场反馈需求,对适宜的项目进行重点推荐。
为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为教职工服务,人事处在人事服务中心设立了一站式服务平台,教职工在服务平台即可办理各种各种手续。对于人才派遣人员托儿费报销问题,人事处经与工会、妇委会、财务处等部门协商,由人事处将符合发放条件人员名单发至计生办,个人到计生办办理相关手续后,计生办将名单转至财务处,由财务处按照财务规定报销,报销标准为130元/月人。为了解决人才派遣人员工资卡问题,人事处与财务处和校友会沟通协调决定,人才派遣人员可以办理校友卡。
根据广大教职工的需求,2013年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及房产办积极与青岛市资金管理中心、青岛市住房改革委员会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克服众多困难,将住房货币化补贴提取方式由年度集中支取改为每月支取,大大的方便了教职工。对于广大教职工特别是有住房贷款的教职工来说,住房货币化补贴的每月支取可及时用于住房还贷。同时,教职工住房货币化补贴查询系统也由每年固定时段开放改为全年开放,并实时更新数据库,广大教职工可随时从网上了解到准确详细的个人基本信息、住房情况、基本和一次性补贴金额。截至目前,学校已建立教职工住房档案共3942人,为3589人开设个人住房货币化账户,已存入补贴金额近1.3亿元。2013年学校缴存补贴额642万元,涉及1551人。其中新增开户85人,补缴金额133万元;晋升职务职称及其他变更的146人,补缴金额289万元。本年度共办理支取155人,其中退休人员27人,在职人128人,合计人民币596万余元。
后勤集团本着“节约时间、资源就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思想,积极整合办事项目,将原本的《后勤服务质量简报》功能融入数字后勤服务大厅网站,开通“后勤监管”、“后勤安监”用户专用通道,不仅推进了学校对后勤服务工作的参与和监督,还彻底改变了由于简报形成、反馈周期长导致的信息不通畅,提升了工作效率。为全面整合集团办公资源、实现信息化的快速传递和资源共享,后勤集团启用了OA办公自动化系统。目前,该办公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公文流转、信息传递、资源管理,档案管理等功能,大大提高了行政审批效率。
见微知著。学校各单位通过采取各种“微举措”,实现了“微服务”。同时,进一步改进了工作作风,提升了工作水平,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积极拥护。当前,全校各单位正在认真按照学校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扎实推进各项整改工作,努力做到善始善终,善做善成。
文:李华昌